C2B定制战略遇遇阻 上汽大通商乘并举难纠“偏科”

  • 浏览量:2583
  • 作者:
  • 来源:新车网
  • 时间:2018-08-14
自从2001年“入世”获批以来,乘用车市场就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并历经了高速发展的黄金十年间。与之相对的商用车市场呈现的逐步饱和趋势,令原来一大批专注商用车的企业纷纷开始涉足乘用车。
 
自2010年开始,江铃汽车、福田汽车、上汽大通等企业就先后转战乘用车市场;到了2017年,金杯汽车、南京金龙、东风御风等商用车企业也正式宣布进军乘用车领域,商转乘战略似乎成为商用车企业共同的选择。
 
 
根据上汽大通今年公布的第二季度的销量成绩,其中商转乘的重要车型D90,第二季度销量为1342辆,上半年累计销量3917辆。这样的成绩在SUV市场来看似乎难言成功。
 
为此,上汽大通悄然把轻客等商用车的销量都列入整体销量来公布,试图掩盖其乘用车的表现,甚至也不再提及乘用车战略。上汽大通方面人士对记者表示,上汽大通目前的并不是商转乘战略,而是“商乘并举”,D90更大的意义是为了实行其C2B战略。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对记者表示:“目前的情况来看,商用车企业的‘商转乘’战略未来并不理想,C2B战略目前也不太适应市场的需求。”
 
上半年销量表现欠佳
 
商用车市场发展的天花板以及乘用车市场的爆发式增长,特别是SUV的异常火爆,令诸多遭遇困境的商用车品牌开始考虑向乘用车市场战略转移。
 
事实上,对于众多商用车而言,转型是必然趋势,上汽大通原先所处的商用车市场体量一直萎缩。以2017年为例,乘用车市场销量为2471.83万辆,商用车销量为416.06万辆。
 
加上SUV产品的技术和平台能够与商用车某些小型化平台通用,因此,商转乘成了各方商用车的最好选择。
 
对此,有接近上汽大通内部的人士对记者表示,上汽集团拥有多个销量大户项目,对于上汽大通的定位和要求,更多是希望在商用车稳定增长的前提下,试水乘用车新的营销思路和手段等。
 
 
上汽大通成立于2011年,隶属于上汽集团,是上汽集团收购英国商用车公司LDV后组建的全资子公司。公司拥有MPV、欧系轻客、皮卡、SUV四大车系,以及房车、新能源及多种改装车型。2013年上汽大通携MPV-G10问世,理论上算是初步涉足乘用车领域。然而由于定位原因,G10尚未进入个人乘用车消费领域,依然偏向商用市场。
 
2017年8月8日正式发布上市的上汽大通D90,才是严格意义上上汽大通进军乘用车市场的主力产品,这也是上汽大通首款SUV产品。
 
今年2月,蓝青松曾对媒体表示,2018年会是上汽大通商转乘的攻坚战,其乘用车占比将超过商用车。
 
 
乘联会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上汽大通销量为7.1万辆,同比增长54%;其中,上汽大通旗下乘用车产品(即G10和D90两款)共销售3.2万辆,占整体销量的45%。与此同时,上汽大通原本预计2018年的销量目标为13万辆。就目前的表现来看,D90上半年销量仅为3917辆,加上G10的13640辆,两者也只占到了总销量43460辆的40.4%;43460辆的半年销量也只完成全年任务的33.43%。
 
因此,下半年上汽大通或许要在D90身上做更多的功课,来确保今年实现乘用车占比超过商用车的目标。
 
C2B营销惹质疑
 
然而,即便“商转乘”战略如上汽通用五菱般成功,也有受自身定位原因而导致难以向上突破问题。因此,综合上汽通用五菱发展的境遇,上汽集团的另一家商用车品牌—上汽大通,在选择“商转乘”战略的问题上,选择以C2B的定制化生产模式探索向上突破的可能。
 
或许是为了向上突破的需求,上汽大通推出的首款SUV产品是相对小众市场的中大型SUV,直指丰田汉兰达和福特锐界。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上汽大通董事长兼总经理蓝青松曾对此信心满满她表示:“上汽大通D90的产品力一开始就是要与合资品牌抗衡的。”
 
事实上,在上汽大通D90推出之前,广汽传祺GS8作为同样定位中大型SUV市场的自主品牌产品,已经为其打开了市场,消费者也已逐渐开始接受自主中大型SUV的产品。因此,D90所处的环境要远好过它的前辈们。
 
根据上汽大通公布的最新销量数据,今年上半年,D90的累计销量3917辆。同时,D90自2017年8月–2018年8月间的最高月销量仅为0.17万辆,平均月销量难以过千辆。
 
针对D90的表现差异,上汽大通方面给出的解释为,C2B的模式难度很大,需要长时间培养市场消费习惯,尽管从更长远来看,定制化可能会是一个选择,但就目前的情况,上汽大通提出的C2B模式并不被普遍认可与理解。
 
上汽大通内部人士也对此坦言,如此运营和营销成本很高,但是背后依靠上汽集团,作为试验田的上汽大通也只能坚持走下去。
 
回顾上汽大通过去数年的发展,“关键时刻,打破边界”一直是上汽大通官方口中的关键词。只是所处上汽集团当中,上汽大通优势在于上汽集团直接收购自英国商用车品牌的成熟技术,前期研发成本较低,同时,上汽集团的规模优势能够摊低研发和零配件的成本。
 
 
同样,压力也来自上汽集团内部,上汽通用五菱的成功,令上汽大通难以自降身段向下发展,而同序列还有表现不俗的上汽乘用车。
 
有分析人士指出,或许正是这样,才令上汽大通这样品牌知名度一般,在此情况下才要采用C2B这样难接地气的方式去营销推广。
 
8月9日,上汽大通第三款乘用车产品G50正式亮相,根据公开资料显示,G50卖点依然还是C2B定制化这样高成本的运营方式,并将于今年12月正式上市。
 
对于旗下多个合资板块都在MPV市场有所涉猎的上汽集团而言,推出更适应家用需求的紧凑型MPV或许是助力其“商转乘”战略的有效补充,只是,今年年底才上市的时间节点,令其难以在销量上有所帮助。

发表留言

姓名:
手机号:
还可输入 200 个字符
立即提交

今日热点

新车号

新车网评

最权威的新能源汽车观点

百姓评车

最接地气的汽车新媒体

直播车市

车市动态,尽在掌握。

极品游记

自驾路书,旅游资讯

视频

新车讲解

最新的新车资讯

对比视频

最权威汽车对比视频

试驾视频

真诚试驾

汽车故事

那些车儿,那些事儿

企业QQ
3261959633
企业电话
18501967650
微信公众号

新车网评

企业微信

新车网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