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集团拟向拜腾注资 二者捆绑加速

  • 浏览量:2298
  • 作者:
  • 来源:新车网
  • 时间:2019-05-09

  

 

  造车新势力与传统车企的捆绑正在加速。5月7日,有知情人士透露,继参与拜腾B轮融资后,一汽集团计划再向拜腾注资约1亿美元。尽管当事双方均未对此传闻进行置评,但近两年拜腾与一汽合作关系不断深化已是不争的事实。事实上,在新能源汽车已成发展趋势的背景之下,不仅一汽和拜腾,越来越多的新老车企均开始选择抱团造车。

 

  冲刺量产

 

  5月7日,有消息称,一汽集团计划在几周内签署一项协议,向造车新势力拜腾注资约1亿美元。对此,北京商报记者联系拜腾相关负责人,但截至发稿,并未得到回复。

 

  据了解,2019年拜腾已开始寻求5亿美元融资,公司整体估值逾40亿美元,所得款项将主要用于首款电动SUV的研发和量产。

 

  作为造车新势力企业,成立不到三年的拜腾,将总部设立在国内新能源造车企业并不集中的南京。拜腾两位创始人均来自德国,毕福康此前在宝马集团工作20年,担任宝马集团副总裁的时间超过十年,戴雷曾任英菲尼迪中国事业部总经理、华晨宝马营销高级副总裁。

 

  2018年1月,拜腾在美国拉斯韦加斯CES展上,正式发布首款概念车M-Byte;6月,拜腾发布旗下第二款概念车K-Byte。同时,拜腾预计,公司四大厂房封顶工作可在2018年10月完成,2019年上半年预生产后,年底达到正式量产要求。

 

  2019年4月,拜腾CEO戴雷表示,首款量产车M-Byte将于2019年三季度全球首发并公布预售价等信息,年底实现量产,2020年初开始陆续交付,起售价在30万元左右。

 

  各取所需

 

  事实上,虽然双方均未证实这一传闻,但作为拜腾融资背后的大金主,一汽集团很早就与拜腾建立合作关系。2018年6月,拜腾宣布完成B轮5亿美元融资,主要投资者包括一汽集团、启迪控股、宁德时代、江苏“一带一路”投资基金等。其中,据透露,一汽集团投资金额便达2.6亿美元。

 

  一个月后,拜腾与一汽集团又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发挥产业协同作用,在平台技术、投资入股、零部件采购等方面开展一系列合作,同时双方也将加速在智能新能源车领域的布局。在技术层面,一汽集团计划将一汽的新能源车平台与拜腾的电动车平台进行共享和整合,共同开发新一代拜腾的电动汽车产品。时任拜腾CEO的毕福康表示:“与一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将为拜腾如期实现量产目标提供有力的支持。”

 

  除上述合作领域,一汽集团还帮助拜腾解决了最为关键的造车资质问题。2018年9月,一汽夏利宣布以1元价格将一汽华利100%股权转让给南京知行,而南京知行旗下汽车品牌正是拜腾。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一汽集团可以为拜腾提供渠道建设方面的资源,这能帮助拜腾销售进行渠道下沉,在人员输送方面,一汽也能给拜腾提供支持。

 

  借助拜腾,一汽集团同样也能更快速地实现对新能源产业的布局,走上转型捷径。业内人士表示,对于一汽集团来说,拜腾只是个根基尚浅、资源有限的新势力车企,随着合作的深入,一汽集团能够从融资、生产、资质、平台、供应商、销售网络和售后服务体系等各方面更多介入拜腾,从而不断提升对这家新能源车企的控制和影响力。

 

  捆绑之路

 

  事实上,拜腾并非唯一与一汽集团“亲密互动”的造车新势力。2018年1月,一汽集团旗下一汽轿车与新特汽车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宣布将合作研发及生产电动汽车系列新产品。10月,新特汽车在一汽轿车长春工厂下线首辆DEV1。

 

  2018年11月,一汽集团又与另一家总部位于福建省的造车新势力云度新能源签订了新能源汽车技术合作框架协议。2019年2月,一汽轿车与云度新能源正式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研发新能源乘用车。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传统车企也在加速与造车新势力进行捆绑。2017年12月,广汽集团子公司广汽新能源宣布,与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等共同出资设立广汽蔚来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致力于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研发、销售及服务。进入2018年,继广汽蔚来成立后,蔚来汽车再度与长安汽车合资创建长安蔚来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显示,工信部注册的新能源汽车单一企业数量已超500家,其中包括约50家左右的造车新势力。然而,这些在册的造车新势力中,大部分都未取得新能源汽车“准生证”。

 

  不过,即便是解决资质问题,也不意味着造车之路便一帆风顺。目前,交付量在造车新势力中领先的蔚来也只交付了1万余辆新能源汽车,远低于吉利、比亚迪等传统车企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且蔚来仍面临着上百亿元的亏损压力。此外,奇点、威马等一些造车新势力也均出现过量产交付计划遭到延后的情况。

 

  业内人士认为,造车成本的高企、对外融资的不易,已让不少造车新势力意识到,靠单打独斗很难存活,只有回归传统造车路径,与赚钱能力和造车能力均更为强大的传统车企加深合作,才能顺利实现量产交付的目标,否则等待自己的命运不是被收购,就是被淘汰。

 

  对于传统车企而言,借力一些拥有技术实力的造车新势力,也可以使自身尽快完成新能源转型。2017年4月,长安汽车与蔚来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新能源技术、智能技术等方面进行合作。根据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的描述,此次合作是全领域、全方位的合作,双方将共享优势资源。对于长安汽车来说,将吸取蔚来在智能化、网联化、用户思维上的优势。

 

  “绝大部分新能源造车新势力都很难生存过五年。”崔东树表示,“未来,传统车企和造车新势力融合的趋势会越来越强。”

发表留言

姓名:
手机号:
还可输入 200 个字符
立即提交

今日热点

新车号

新车网评

最权威的新能源汽车观点

百姓评车

最接地气的汽车新媒体

直播车市

车市动态,尽在掌握。

极品游记

自驾路书,旅游资讯

视频

新车讲解

最新的新车资讯

对比视频

最权威汽车对比视频

试驾视频

真诚试驾

汽车故事

那些车儿,那些事儿

企业QQ
3261959633
企业电话
18501967650
微信公众号

新车网评

企业微信

新车网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