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电动化转型,BBA齐齐搞事情!

  • 浏览量:2147
  • 作者:
  • 来源:新车网
  • 时间:2019-06-05
 
 
    德系高档汽车品牌三强宝马、奔驰、奥迪(BBA)齐齐“搞事情”了。日前,三家德国高档汽车制造商陆续召开了各自的股东大会,它们在股东大会上透露的信息量惊人,也引发汽车圈内广泛而热烈的讨论。
 
    首先是当地时间5月17日在德国慕尼黑举行的宝马集团股东大会上,宝马集团首席执行官科鲁格再次重申了宝马集团将致力于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承诺。紧接着,当地时间5月22日,在备受瞩目的2019年度戴姆勒股东大会上,戴姆勒管理层正式完成了交接,蔡澈卸任,康林松“接棒”,此前康林松已经抛出雄心勃勃的戴姆勒“2039愿景”,计划在20年内集团旗下乘用车实现脱碳。奥迪也不甘示弱,当地时间5月24日,在德国内卡苏姆举行的第130届年度股东大会上,奥迪宣布了战略重组计划,并公布了该品牌的碳中和计划。
 
    戴姆勒、奥迪欲全面碳中和
 
    为了履行《巴黎协定》的承诺,戴姆勒新掌门康林松在履新前发布了戴姆勒“2039愿景”战略,这也被视为其“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按照“2039愿景”的目标,到2039年戴姆勒乘用车的所有新车型将实现向碳中和汽车产品转型。为确保“2039愿景”最终目标的达成,戴姆勒也制定了阶段行动计划:到2022年,戴姆勒位于欧洲的工厂将实现碳中和;到2030年,戴姆勒旗下的电动汽车(含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销量将占到集团总销量的一半以上。
 
 
    戴姆勒将联合供应商,确保未来的产品在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实现更好的脱碳效果。另外,为了确保减排目标的达成,戴姆勒将会把管理层薪酬与碳减排业绩挂钩。为了实现“2039愿景”,奔驰正在迅速加快汽车电气化的步伐。到2022年,奔驰每款乘用车产品都将推出电动版。从48V轻混系统、到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和纯电动汽车,再到氢燃料汽车,每个细分市场都将推出不同的电气化产品。
 
 
    无独有偶,奥迪也在其股东大会上表示,根据该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计划,计划实现从生产、使用到回收的汽车全生命周期的碳中和。奥迪为此制定了全面的脱碳计划,到2025年,奥迪车辆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比2015年初步减少30%,并争取到2025年使其全球所有工厂实现碳中和。奥迪计划最迟在2050年实现整个公司的全面碳中和。为了推进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奥迪计划将车辆平均二氧化碳排放指标纳入投资回报率。
 
    到2025年,奥迪将推出30余款电动化车型,其中20款将是纯电动车型。奥迪届时将推出至少3款基于MEB模块化电驱动平台的紧凑车型,而首批基于与保时捷共同开发的PPE(Premium Platform Electric)电动化平台的高端车型将于下一个10年的初期推出。此外,奥迪还提高了纯电动车型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的销量预测,预计到2025年,电动化车型销量将占到其全球总销量的40%左右。
 
    宝马因电动化“保守”遭批
 
 
    宝马集团首席执行官科鲁格在股东大会上也强调了汽车业未来属于电气化,不过科鲁格表示,该公司将着重发展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计划为旗下大多数车型提供插电式混合动力版本。他认为,插混汽车能够在实现城市超低排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科鲁格表示,宝马不会放弃内燃机汽车的生产,未来将致力于研发燃效更高的发动机。科鲁格在股东大会上表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全球性的市场,灵活的电气化战略可以适应不同的市场需求。”
 
    不过,宝马的股东们对于该公司的战略可不买账,尤其是对科鲁格的不满情绪与日俱增,一场股东大会变成了“苦主”大会。去年,宝马的股价缩水了近1/4。由于全球主要汽车市场不景气,去年宝马销量勉强保持了增长,但利润下滑。当然,市场低迷属于共性问题,宝马股东主要对公司管理层制定的战略表示不满,尤其是涉及到电动化。自2013年推出i3之后,宝马暂停了新电动车型的研发,其在电动汽车领域早期创下的领先优势不再。去年,竞争对手奔驰和奥迪纷纷推出了旗下首款纯电动SUV——奔驰EQC和奥迪e-tron,宝马在这一方面已经落后于奔驰和奥迪,甚至捷豹。的确,戴姆勒和奥迪都已制定了明确的碳中和时间表,而宝马方面却还毫无动静。
 
 
    在科鲁格掌舵下,宝马为了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采取了燃油车、纯电动和混合动力车弹性共同发展的战略。但其股东却并不认同,他们认为多技术路线发展会增加成本。德国股东风险保护协会负责人丹尼尔·鲍尔对宝马的路线并无异议,但他批评宝马在战略上“胆小、毫无魄力”。他指出,宝马的竞争对手奥迪和奔驰在电动化方面发展很快,宝马却停滞不前。因此,科鲁格现在面临着“下课”的风险。据悉,科鲁格明年合同到期,届时将由新一届监事会决定是否跟科鲁格续约。
 
    “不约而同”进行架构重组
 
    除了致力于车辆电气化的发展外,架构重组也成为最近德系高档汽车品牌三强共同的关键词。在戴姆勒股东大会上,此前发布的公司架构重组方案正式通过。戴姆勒此次架构调整将涉及全球60多个国家约800家子公司,这将是近年来德国企业启动的最大规模架构调整。戴姆勒架构重组是为了激发集团旗下各业务板块的潜力,赋予各公司更大的商业自由,更充分地满足市场和用户的变化与需求,同时在应对变革和转型的过程中,也更灵活、更具创新优势。
 
    重组后,戴姆勒现有业务将拆分为三部分:其中,梅赛德斯-奔驰股份公司将负责梅赛德斯-奔驰乘用车和梅赛德斯-奔驰轻型商务车业务,戴姆勒卡车股份公司负责戴姆勒卡车和戴姆勒客车业务。已成为独立法律实体的戴姆勒金融服务股份公司将从7月24日起更名为戴姆勒出行股份公司。新架构将于今年11月1日正式生效。
 
    最近,奥迪管理董事会也启动了组织调整,所有部门都开始进行转型。其目标是精简结构和简化流程,使其与关键领域保持一致,加快执行速度。现在,奥迪诚信、合规、风险管理部直接向管理董事会主席汇报。另外,奥迪还新成立了国际消费者顾问委员会,将加强整个公司内部对全球消费者需求的关注。据悉,国际消费者顾问委员会将密切参与全球产品开发过程。
 
    在“全新第一战略”的指导下,宝马集团正在以更快的内部流程,更精简的组织架构,以及随之而产生的更高效的行动力,朝着既定的方向大步前进。从今年4月起,宝马、MINI以及劳斯莱斯品牌汽车业务将整合为一个部门——内部称其为“C部门”。“C代表了消费者,明确体现了我们对消费者的关注。”科鲁格说。宝马计划到2022年底,实现超过120亿欧元的成本优化。
 
    在华竞争与合作进入新阶段
 
    在三家汽车制造商的股东大会上,中国市场被频频提起,中国对于戴姆勒、宝马和奥迪来说不仅是最大的市场,而且是最关键的市场。在汽车业迈向“新四化”的时代,中国不仅是销量“担当”,更重要的是,中国市场将为跨国车企转型提供无限的创新驱动力。可以预见,BBA高档车品牌一线阵营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将变得空前激烈,而它们与在华伙伴之间的合作也将进入全新阶段。
 
    在戴姆勒新掌门康林松眼中,未来中国仍是全球最具潜力的市场,是汽车“新四化”的主战场,也是戴姆勒未来战略实施和转型的希望所在。正因为此,戴姆勒与在华伙伴的合作也变得更加密切。前不久,戴姆勒才与北汽集团完成对合资企业的增资,转眼其股份又成了北汽追求的对象;此外,戴姆勒与大股东吉利之间的合作也渐入佳境,前不久与吉利又成立了出行合资公司;5月17日,戴姆勒与比亚迪同时向腾势新能源汽车增资。可见,戴姆勒在华合作进入全面开花阶段。
 
    科鲁格则表示,中国市场将引领汽车电动化的趋势。“宝马集团将不断支持中国政府的电动化战略,并将宝马在中国市场的一些电动化技术带到全球市场。”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乐表示:“中国不仅是最大的市场,也是变革最迅速的市场,特别是客户的需求和偏好方面。为此宝马持续深入理解市场潮流和不断演变的客户行为,迅速调整业务。”
 
    在高乐看来,中国市场的价值不仅仅是宝马全球最大单一销售市场,同时也是极具创造力的战略要地。他强调,任何人都不应该低估中国市场的战略重要性。与此同时,在移动互联网领域,中国更是走在市场前列。因此,宝马也顺势而为,将“在中国,为中国”升级为“在中国,为全球”战略。在与合资伙伴关系方面,宝马去年抢先一步,增持了华晨宝马的股份。此外,宝马与长城汽车成立的合资公司将在年内生产纯电动MINI。
 
    奥迪董事会主席布拉姆·肖特表示,中国市场“至关重要”,奥迪下一步发展的首要任务就是保证中国市场的持续发展,提供更多为中国消费者量身定制的新车型。奥迪股份公司财务、合规及中国业务董事宋寅哲也指出,中国市场是奥迪的重中之重,为了保持在中国的领先地位,奥迪将进一步推进本土化发展,在中国本土加强研发,深化与中国伙伴的合作关系。近日,在上汽集团股东大会上,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就明确表示,关于上汽奥迪合作项目的具体细节正在协商,投放车型已有初步规划。
 

发表留言

姓名:
手机号:
还可输入 200 个字符
立即提交

今日热点

新车号

新车网评

最权威的新能源汽车观点

百姓评车

最接地气的汽车新媒体

直播车市

车市动态,尽在掌握。

极品游记

自驾路书,旅游资讯

视频

新车讲解

最新的新车资讯

对比视频

最权威汽车对比视频

试驾视频

真诚试驾

汽车故事

那些车儿,那些事儿

企业QQ
3261959633
企业电话
18501967650
微信公众号

新车网评

企业微信

新车网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