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红-新能源乘用车2月销量5万辆 同比增70%

  • 浏览量:3222
  • 作者:
  • 来源:新车网
  • 时间:2019-03-14

 

  根据厂家批发销量初步数据,2月新能源狭义乘用车批发销售5万台,同比增长7成,2月的纯电和插混表现均强;相对于传统乘用车的增速-19%看,新能源车表现较强。

 

  1-2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14万台,同比增长132%。2019年1-2月的良好的销量表现主要是新能源车的延缓期的政策针缓解了市场压力,促进年初的市场抢跑效应。同时新能源车与燃油车双积分政策的实施效果凸显,车企为降低传统车油耗的发展新能源车热情很高,也推动了新能源车的年初较强增量。

 

  一、新能源乘用车总体走势

 

  1. 1-2月新能源车强势开门红

  

 

  传统燃料乘用车市场走势呈现U型:年初高、随后持续下行到夏季谷底再冲高年末的正常走势。新能源车走势则与传统车截然不同,从前几年的简单的年初前低后高走势,逐步演变成补贴驱动下的波浪走势。

 

  14-17年新能源乘用车呈现顽强的月度环比向上趋势。18年新能源乘用车市场走势呈现波段走势,2019年新能源乘用车目前看仍将呈现波浪走势。

 

  18年1月份的新能源乘用车开门红,销量达到3.1万台,同比增长483%。2月因为春节因素仍达到2.9万台的规模,应该说是表现良好的。3月-5月呈现政策明朗后的过渡期的销量暴增。随着政策的正式实施,18年6月回落到7万台,7月开始一路走高的趋势,12月飙升到16万台。

 

  19年新能源车的开局良好,19年1月批发达到9.1万台,2月因多种因素回落到5万台。19年新能源狭义乘用车走势很好,体现了新能源乘用车在政策明朗后的阶段性发展动力较强。

 

  2月新能源广义乘用车批发达到5万台,其中微客类车型2月也有一定数量,但微客改装的电动车基本是属于专用车序列的,因此用狭义乘用车的新能源分析更为准确。

 

  2. 中国新能源车的世界地位超强

  

 

  2018年1-12月份,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到202万台,同比增速达到66%。中国新能源乘用车18年1-12月总体销量达到101万台,占到世界份额达到56%。

 

  18年6月是中国新能源车政策调整的时点,因此国内3季度销量增长暂时放缓也是政策与市场的双驱动的效果。10月的份额拉升到57%,表现是很好的。

 

  世界新能源市场的格局仍在剧烈变化中,美国领军单品销量车型迅速拉升突破月产2万台,形成年末狂奔特色。导致美国豪华B级车的新能源化浪潮竞争异常激烈,推动奔驰和宝马都在新能源车加大投入。

 

  国家补贴政策的能量密度提升思路是英明的,世界新能源竞争激烈,补贴指标提升速度不应降低,不会怕着火而降低技术提升速度。自主品牌需要在电动车做强单品销量和提升插混竞争力的双线提升加速,实现高质量增长。

 

  二、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结构分析

 

  1. 19年的新能源车的纯电动占78%

  

 

  2月新能源乘用车呈现纯电动走弱特征。19年2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到5.07万台,总体同比增速74%。2月的纯电动乘用车105%的增速,体现了产品升级后的差异化拉动效果。

 

  由于高基数的影响,加之退坡对插混的影响小一些,2月插电混动同比增速18%,2月插混较纯电动环比1月增长更强。

 

  2019年的新能源车的纯电动占78%,其中2月占比75%,相对高于2018年2月水平。2019年2月的纯电动SUV的占比26%也高于2018年2月的8%表现,结构改善是很好的。

 

  2. 新能源车的级别A级超强-A00较低

  

 

  18年1-12月新能源乘用车销售101万台,同比增长83%。19年2月新能源表现仍强,同比增速74%,稍低于于18年全年增速。

 

  2月纯电动中的A00级电动车有1.18万台,同比增-35%,占纯电动乘用车31%份额,较18年2月下降50个百分点;今年2月的A级是表现很好的大的市场。A级电动车主要是私家和出租租赁的拉动,因此去年的销量仍较低,今年的2月的A级电动车同比增819%,环比1月增-38%,体现较好增长态势。而A0级电动车同样出现同比暴增,环比表现也很强。

 

  3. 新能源车细分市场变化

  

 

  由于今年2月环比1月下滑较大,因此各细分市场基本均下滑较明显。18年的2月环比1月走稳,主要也是18年2月的A级电动车表现很好。

 

  18年12月的几个主力细分市场都表现很强,加之1月的进一步提前释放,因此2月的各细分市场表现的环比下滑较大,亮点似乎不突出。

 

  三、新能源市场需求结构分析

 

  1. 1月新能源车区域运营特征

  

 

  以上为历年1月的对比,同口径的对比,数据供参考。

 

  19年的1月保监会交强险汽车销量数据体现广州暂时超过深圳、上海、北京.。深圳的出租和租赁车辆发展较快,实现占比较高和数量巨大的较好销量。运营车辆的深圳与杭州和北京都是份额提升较大的。

 

  北京由于6万指标限制,没有持续放号,指标缺乏,因此19年1月北京销量增速也是较低的。贵阳、厦门、福州等的出租租赁比例较强。

 

  2. 1月新能源车区域私人单位购买特征

  

 

  以上为1月的对比,同口径的对比,数据供参考。

 

  随着国家的促进消费的政策推动,市场的新能源车需求将逐步被满足。北京的私人车辆还有巨大的指标增量。杭州和深圳等逐步接近北京和上海的新能源销量,新能源市场持续快速培育增长。

 

  3. 1月新能源车区域插混纯电比例特征

  

 

  新能源车的区域市场的插混和纯电动的占比表现差异化,主力限购城市的上海、深圳、杭州、广州的插电混动的表现很强。

 

  深圳和上海、广州的新能源主要是插混,也是市场竞争逐步激烈的体现。

 

  4. 新能源车乘用车车型批发表现

  

 

  注:北汽新能源EU系列为估值,元EV唐DM为估值。

 

  比亚迪的新能源车超强,实现补贴前的最大增量潜力。五菱的新能源开始发力,宝骏E100的新能源表现很好。北汽新能源的车型表现相对较强,而比亚迪的几款车型也是插混表现优秀,形成较强的主力车企和主力车型的状态。

 

  五、2月新能源车主力车型销量表现较强

 

  1. 新能源车新品表现

 

  2月的新品基本没有,春节期间市场相对沉闷。

 

  2. 历年逐月新能源车主力厂家销量走势

  

 

  由于今年2月春节因素较1月环比下滑较大,因此各细分市场基本均下滑较明显。18年的2月环比1月走稳,主要也是18年1月的退坡后低迷,2月的A级电动车表现很好。

 

  18年12月的几个主力细分市场都表现很强,加之1月的进一步提前释放,因此2月的各细分市场表现的环比下滑较大,亮点似乎不突出。

 

  3. 历年纯电动主力厂家销量走势

  

 

  19年比亚迪反超北汽新能源,自主占据纯电动车的绝对优势地位。近几年新能源车中,11-17年新能源销量是比亚迪绝对领先,但18年的北汽新能源连续几个月在纯电动领域超越比亚迪成为销量领军,而且部分月份的单一车型也超过比亚迪总量。

 

  2月的比亚迪、吉利汽车和长城汽车的新能源表现很强,传统车企的营销和持续战斗能力很强。

 

  4. 插电混新能源车企业表现

  

 

  插电混动是外资品牌实力超强,目前在国内产品逐步投放。内资新能源插混企业较少,掌握技术的难度较大,因此需要独立的体系化掌握技术,比亚迪就是独立掌握技术的优秀典型。虽然很多企业也有实力研发插混新能源车型,但零部件体系在外资为主,因此插混的发展面临诸多复杂技术和产业课题。

 

  19年2月的比亚迪的插混车型表现较好,但季节性波动仍有体现。本月的上汽大众、华晨宝马、东风悦达起亚等表现较好。而一汽丰田也开始在插混生产,合资的插混指标仍是稍强于自主的。但续航里程等没有比亚迪长。

 

  5. 2月纯电动主力车型批发同比较强

  

 

  2月的纯电动车型表现优秀,主力车型走势分化。19年2月电动车销量较高的是比亚迪元、帝豪EC7、北汽EU系电动、奇瑞EQ系列、比亚迪E5、荣威等。

 

  2月的A级电动车走强,而且年初超强。中大型电动车市场的A级轿车和A0级SUV有亮点。19年2月相对走强的电动车主要是比亚迪的E5和吉利帝豪EC7,尤其是荣威I5的表现很好。欧拉等的表现也是较稳,形成对年初电动车的支撑。

 

  北京市场的需求车型比亚迪E5\北汽EU等表现的较平稳较强。本月的蔚来ES8也是销量平稳,表现很好。

 

  6. 插电混动主力车型批发销量增长较稳

  

 

  插电混动车型的2月同比增长很强,主要是比亚迪和起亚的贡献,形成插混的较强增长特征。

 

  插混19年2月表现强属于抢抓18年补贴的较好办法。比亚迪继续保持插混的强势地位,同时表现较好的是起亚K5等新品。上海插混的市场优势仍较明显,广州和深圳市场的新能源表现目前一般,非限购地区的插混也有突破趋势。比亚迪的高价线路面临向下延伸的更多机遇。

 

  随着外资的新能源车主要以插混推进的效果日益明显,插混的销量提升较好。

 

  7. 普通混动主力车型越来越少但需求良好

  

 

  19年2月份普通混合动力主力车型表现较好,丰田和本田的混动表现相对突出。本月的本田inspire表现很好。广州本田的新能源车,目前稳定在2000台左右的规模,而东风本田的普通混动车型、上海通用的混动车型表现也是很突出的。由于没有政策的影响,因此普通混动车型在年初到年末的走势,保持一个相对平稳的态势。

 

  其他国际车企的混动不坚决,逐步转型插混。随着插电混动化的趋势,前期布局普混的部分国内车企逐步停止普混的销量,逐步转向插混。

 

  未来的插混有更好的表现,混动的市场相对稳定和收缩。但随着丰田本田的混合动力的规模不断提升,其成本优势将日益明显,日系的市场综合竞争优势已经日益凸显。耐住寂寞发展混动也是日系的中国市场反攻成功的重要支撑因素。

 

发表留言

姓名:
手机号:
还可输入 200 个字符
立即提交

今日热点

新车号

新车网评

最权威的新能源汽车观点

百姓评车

最接地气的汽车新媒体

直播车市

车市动态,尽在掌握。

极品游记

自驾路书,旅游资讯

视频

新车讲解

最新的新车资讯

对比视频

最权威汽车对比视频

试驾视频

真诚试驾

汽车故事

那些车儿,那些事儿

企业QQ
3261959633
企业电话
18501967650
微信公众号

新车网评

企业微信

新车网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