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泪奔!研发10年后,无人出租车开始收费

  • 浏览量:2793
  • 作者:
  • 来源:新车网
  • 时间:2018-12-06
 
        美国时间12月5日周三,谷歌旗下自动驾驶公司Waymo正式在美国推出付费无人出租车服务——Waymo One,在全球率先开启自动驾驶技术的商业化进程。
 
 
        ▲Waymo正式推出出租车服务的公告
 
        10月底,谷歌CFO Ruth Porat透露了即将商业化的消息。经过一个多月的等待后,Waymo的商业化进展终于尘埃落地。
 
        目前,这一服务已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城郊区的四个地区启动,只向部分邀约用户开启,并且无人出租车驾驶座上仍然布置有安全员。外媒The Verge的记者亲身体验了Waymo One服务,涉及驾驶感受、收费标准等诸多关键细节。
 
        据Waymo官方消息与外媒The Verge的报道,整理出下列6个关键信息点。
 
        Waymo One的6大关键点
 
        1、谁能使用?只向部分早期用户开放
 
        Waymo方面表示,Waymo One前期只向其Early Rider试乘项目参与者开放,总计也就几百人能够尝鲜。运营地区与Early Rider试乘项目一致——即凤凰城市郊的Chandler, Mesa, Tempe, and Gilbert四个地区,总面积约为100平方英里(约合258平方公里)。
 
 
        ▲在城郊行驶的Waymo无人车
 
        Waymo One服务7 X 24小时运作,用户可以通过APP在运营区域内随意叫车接驾。运营车辆与此前一致,采用的是克莱斯勒的Pacific MPV,最多可以搭载3名成年人和一名儿童。
 
 
        ▲在公开道路测试的Waymo无人车
 
        2017年,Waymo在凤凰城城郊的钱德勒地区开始了Early Rider试乘项目,经过审核的用户可以在专属APP上呼叫一辆Waymo的无人车前来接驾。Waymo One服务推出后,Early Rider试乘计划中有一部分人可以使用,而剩下的用户则仍将继续Early Rider试乘项目。
 
        那么两者有什么区别?用法一样,但是Waymo One的用户需要付费!毕竟是商业化项目,谷歌也要挣钱嘛。
 
        2、是不是无人车?前排仍有安全员
 
        Waymo One服务中的无人车与此前Early Rider试乘项目一样,都是那台克莱斯勒Pacific MPV(就是国内的新一代大捷龙)。但需要注意的是,Waymo One的前排仍有安全员来保证在危险时刻进行接管。
 
        此前,Waymo将Early Rider试乘项目中的部分车辆拿到了安全员让用户体验,但是在商业项目中,仍然选择留下安全员,毕竟安全第一。
 
 
        ▲Waymo无人车
 
        Waymo产品负责人Dan Chu向外媒表示,拿掉安全员仍然是Waymo的长期目标,但是只有在Early Rider试乘项目中进行长期测试后,才会在Waymo One服务中部署没有安全员的无人出租车,但是并未给出具体时间。
 
        与此同时,Waymo One在扩张到一个新的运营区域前,也会先通过Early Rider试乘项目进行测试。
 
        3、车辆跑起来如何?像是人类了
 
        外媒The Verge的记者在体验后表示Waymo One无人出租车的驾驶水平比此前Early Rider试乘项目的车辆要提升不少。
 
        “Waymo此前的无人车就像是老花眼的奶奶在开车,但是现在正常多了。它会在减速带前减速、变道并线时加速,并且掌握了不少像是在直行–左转并行的路口进行左转等难度较高的驾驶行为。”该名记者写道。
 
 
        此前,Waymo无人车被媒体曝出在经过十字路口,尤其是没有左转保护的路口左转时太过犹豫,磨磨蹭蹭不敢走。
 
        此外,外媒记者还提到了Waymo One无人车一个有趣的细节。
 
        在一个设置有斑马线的十字路口,Waymo的无人车刹车太晚,压到了斑马线。但紧接着,车辆又自己后退了一些距离,以给行人让出空间。
 
        虽然停的不到位,但是自己后退让一让也足够智能了。
 
        进入车内,与此前曝光的Early Rider试乘项目中的无人车一样,Waymo One的无人出租车后排也装有两个屏幕用来显示无人车感知到的车外情况,而乘客头顶也有一排按钮,按下蓝色按钮即可出发。其他几个按键则分别为打电话求助、车门上锁/解锁,以及靠边停车功能。
 
 
 
        ▲上下分别为无人车内部和显示器显示界面
 
        4如何使用?与打滴滴一样
 
        与此前的Early Rider试乘项目一样,Waymo One也是通过一个专属APP进行叫车。
 
        打开APP后,用户需要填写上车地点与目的地,叫车后系统会给出一个车辆预计达到的时间。这款APP支持iOS和安卓系统,但是你在苹果和谷歌的应用商店里并不能找到它。
 
 
        ▲Waymo One APP界面
 
        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Waymo One的APP跟滴滴APP一样,也有一个附近的推荐上车/下车点,只不过它的图标是一个蓝色绿色相间的W,而滴滴是一个绿色的小点。
 
        同样的,行程结束后,Waymo One的APP仍然会让用户用总计五颗星的模式对其服务进行打分,并且给出了包括驾驶母线、驾驶和车辆状况等细分类别进行选择。
 
 
        APP底部也有一个帮助按钮,可以与获得帮助文件或与Waymo One的客服取得联系。
 
        外媒记者在体验时指出,Waymo One的APP目前还处于早期,存在一些小Bug,例如在叫车后地图上的小车图标就突然消失了。
 
        5、如何收费?4.8公里收了47.6元
 
        外媒记者使用Waymo One APP预定了一个行程,总计有3英里(约合4.8公里),行程时间大概8分钟,最后APP显示费用为7美元(约合47.6元人民币),该记者表示这个价格与Uber和Lyft等网约车服务相当。
 
        Waymo的产品负责人Dan Chu向外媒表示,Waymo目前仍在测试收费模型,不过里程和时间肯定是两个关键要素。与此同时,他也提到,据供求关系进行价格波动已经成为网约车行业的标准操作,言外之意即Waymo One也会采用这种策略。
 
        外媒分析中指出,除了基准的收费模型,Waymo未来或许还会在车内提供有偿的娱乐项目或广告项目来获得收入,届时其基础的乘车费用可能比现在更低。
 
        6、用户怎么看?愿意付费
 
        很明显,推出Waymo服务只是第一步,能够让Early Rider试乘项目的用户变为Waymo One的付费用户才是关键。
 
        一位Early Rider试乘项目的用户Diego Rivera向媒体表示,从2017首次体验Waymo的无人车以来,他亲历了Waymo无人驾驶技术的成长过程。在早期,Waymo的无人车极为保守,但现在更加激进了(例如在黄灯的时候加速通过),整体感觉越来越像人类了。
 
        所以在被问及是否愿意为Waymo One付费时,Diego Rivera毫不犹豫的说出了Yes。
 
        历经10年研发 谷歌无人车终于落地
 
        从2009年谷歌设立自动驾驶团队,到今天正式推出Waymo One无人出租车服务,谷歌足足用了10年之久。
 
        1、缘起美国国防部
 
        2004年,美国国防部先进研究项目局DARPA(Defence Advanced Rearch Projects Agency)正式开始举办无人驾驶汽车陆地挑战赛(Grand Challenge),吸引了包括斯坦福、卡耐基梅隆等多所美国知名院校的研究团队参与。
 
        在这其中,斯坦福大学的计算机系与AI实验室教授Sebastian Thrun(塞巴斯特安·特龙)带领的团队曾多次夺得头筹。比赛过程中 ,特龙团队被谷歌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看中。谷歌在2007年赞助了这支队伍,并在随后又将其收至麾下。
 
 
        ▲参加无人车挑战赛的特龙,注意车辆左侧的谷歌LOGO
 
        2009年,谷歌成立了神秘的先进技术研发机构Google X,并在特龙的带领下启动了自动驾驶项目。
 
        团队中还吸引了像是卡耐基梅隆大学的克里斯·厄姆森、510 System的创始人安东尼·莱万多夫斯基、曾经DARPA无人车挑战赛冠军队伍成员布莱恩·萨尔斯基等专家。
 
        不过前两人此前已经离职,先后创办了自动驾驶公司Aurora,已经Otto(后被Uber收购,莱万多夫斯基被赶走)。
 
        2、产品和高层都经过了多次迭代
 
        谷歌最开始使用的是丰田普锐斯混动作为测试车进行研发,随后又升级到了丰田旗下豪华品牌雷克萨斯的混动SUV RX450h。在研发历程中,谷歌也自行开发了一个可爱的小电动车(豆荚车),并拿掉了其中的方向盘和刹车油门踏板。
 
 
        ▲左起依次为Rx450h、Pacific、普锐斯、豆荚车
 
        在谷歌无人车研究早期,其将普锐斯开到了谷歌总部所在地山景城的公共道路上。随后又以山景城为起点,逐步向整个硅谷、全美国进行覆盖。
 
 
        ▲Waymo的无人车车库
 
        在谷歌持续推进无人车业务发展的同时,其组织架构和领导者也发生了多次变动。
 
        早在2013年,一手带起谷歌无人车团队的特龙就选择离职,随后去创办了知名在线培训机构Udacity优达学城。特龙离职后,由前CTO克里斯·厄蒙森带队继续前进。
 
        2016年12月,在投入巨资研发7年之久后,谷歌觉得技术已经到了落地的临界点,就将无人车业务拆分为独立子公司Waymo,以加快其商业进展。
 
        这时候,外媒报道称由于不认同无人车技术的落地时间,厄蒙森也选择离职。Waymo CEO由前现代汽车北美CEO John Krafcik担任。新CEO的任务很明确,就是尽快推动谷歌无人车技术的落地。
 
 
        ▲John Krafcik
 
        Krafcik刚刚上任,Waymo就与FCA菲亚特克莱斯勒达成合作,Waymo将使用FCA的MPV Pacific来开发无人驾驶网约车。
 
        今年3月27日,谷歌又拉拢了一家合作伙伴捷豹路虎。Waymo宣布,到2020年将采购20000台捷豹I-Pace纯电动SUV作为无人驾驶出租车投入运营。
 
 
        ▲基于I-PACE的无人车
 
        一个有意思的插曲是,今年5月31日,软银宣布将向Waymo最大的对手,通用Cruise投资22.5亿美元。而Waymo第二天则以与FCA的合作规模扩大到6.2万台的消息作为回应。
 
        除了采购FCA、捷豹等品牌的乘用车打造无人网约车/出租车,Waymo在2017年2月也宣布其在开发无人驾驶卡车,力求同时拿下客运和货运市场。
 
        3、2017年就开始了载客试验
 
        2017年4月,Waymo在亚利桑那州推出了Early Rider试乘计划,向数百个家庭开放了试乘。经过注册审核的用户,在APP上下单,即可叫一辆Waymo的无人车前来接驾(前排有安全员),并且是7X24小时服务。
 
 
        ▲Early Rider试乘计划
 
        2017年10月31日,Waymo在自家的测试基地,邀请媒体登上一辆没有安全员的无人车进行体验,Waymo在全球率先拿掉了L4级自动驾驶乘用车的安全员,成了一个里程碑性的事件。
 
        进入2018年,谷歌在亚利桑那州的Early Rider项目中也拿掉了部分车辆的安全员,早期乘客开始真正乘坐完全无人驾驶汽车。当然,中间座位顶部也预留了急停和通讯按钮,乘客自己也能充当安全员。
 
        美国时间10月30日,美国加州车管所(DMV)正式向Waymo颁发了完全无人驾驶测试牌照,意味着Waymo在加州也可以合法在公开道路上测试没有安全员的无人驾驶汽车。
 
 
        ▲Waymo与地铁公司合作
 
        随后,Waymo又加快了落地进展,先后与沃尔玛、Valley Metro等公司达成合作,探索用无人车接送购物者或地铁乘客的方案。
 
        估值1750亿美金 技术全球领先
 
        因为起步较早,技术实力雄厚,谷歌自动驾驶,或者说现在的Waymo一直都被认为是全球无人车领域的一哥。在技术相同的情况下,里程数就代表着研发实力。官方数据显示,Waymo目前在美国亚利桑那、加利福尼亚、德克萨斯、华盛顿等州共25个城市进行实际路测,总测试里程数已经超过1000万英里(约合1600万公里),在L4级自动驾驶系统的实际路测中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名,并且还有100亿英里的虚拟测试里程。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特斯拉在全球的保有量已经达到几十万台,因此其L2级系统Autopilot的实际运行里程更加惊人,达到了10亿英里(约合16亿公里)。
 
 
        Waymo除了自己积累的里程数够多外,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在于,谷歌的路测里程数是呈指数级增长的,如下。这也就是说谷歌未来增加同样多的里程数,需要的时间是更少的,其里程的积累不仅越来越多,还越来越快。
 
        美国加州车管所在颁发自动驾驶测试牌照时会要求申请企业定期定时汇报车辆路测情况,除了每一起事故都需要上报外,还需要提交车辆干预数据,即MPD(Miles Per Disengagement)每次干预的行驶里程数。
 
 
 
        根据DMV在2017年发布的无人车测试报告,Waymo在加州总计有75台车行驶了35.2万英里(约合56.6万公里),总计有63次干预,相当于无人车每跑5596英里(约合9000公里)需要安全员人为接管一次。
 
        9000公里什么概念?相当于从美国东西海岸跑一个来回。而如果同时看看其他玩家的表现,就更能明白为何Waymo被称为是无人车一哥。
 
 
        在整理的干预次数表格中,拿到软银、本田等公司巨额投资的通用Cruise紧跟Waymo之后,但是其每行驶1200英里(约合1900公里)就需要干预一次,而其他车企和公司,则都在百位和个位数的水平,错了好几个数量级。
 
 
        ▲通用Cruise第四代无人车
 
        有了这样的技术水平和研发进展,Waymo自然也成了投资人眼中的香饽饽。
 
        今年9月份,著名投行摩根士丹利在一份报告中给Waymo开出了1750亿美元的天价估值,引起了全球关注。根据报告,Waymo的无人出租车业务估值800亿美元,无人卡车估值900亿美元,剩下的70亿美元为软件授权业务。
 
        而5月份瑞银的报告更是预计,2030年全球自动驾驶技术市场规模将达到2.8万亿元,Waymo一家将占据全球60%的无人出租车市场。
 
        有趣的是,今年夏天的美团无人配送开放平台发布会上,Waymo中国区负责人王敏也到场演讲并透露正在筹备中国办公室,随后其在上海的工商注册信息也被曝光。
 
        目前尚不知Waymo在中国将以何种形式落地,但全球自动驾驶一哥来到全球最大的出行市场,与国内一众自动驾驶公司同台竞技也足够精彩。
 
        虽然像是通用等车企在1950年左右就进行过自动驾驶技术研发,但是限于当时技术水平的限制,这些研究都属于科研性质。而自2009年谷歌成立自动驾驶部门开始,才算是整整在全球掀开了面向应用的自动驾驶技术研发浪潮。
 
        在这10年间,谷歌不仅以一己之力带动了全球科技公司们涌入自动驾驶领域,更是在全球汽车产业里掀起了滔天巨浪。不管是丰田大众,还是宝马奔驰,全球车企们无不被卷入这场意义深远的技术革命之中。
 
        经过10年研发后,作为本次浪潮的发起者,谷歌又率先开启了自动驾驶技术的商业化进展,正式拉开了自动驾驶时代的大幕。未来,也势必更加精彩!

发表留言

姓名:
手机号:
还可输入 200 个字符
立即提交

今日热点

新车号

新车网评

最权威的新能源汽车观点

百姓评车

最接地气的汽车新媒体

直播车市

车市动态,尽在掌握。

极品游记

自驾路书,旅游资讯

视频

新车讲解

最新的新车资讯

对比视频

最权威汽车对比视频

试驾视频

真诚试驾

汽车故事

那些车儿,那些事儿

企业QQ
3261959633
企业电话
18501967650
微信公众号

新车网评

企业微信

新车网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