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的乘用车市场需求出现分化的K字型走势,传统燃油车占比持续下降,新能源车占比提升。国内车市的结构性增长,传统燃油车的需求持续下降与新能源车销量强势上升形成K字型走势。传统燃油车产品面临较大的增长压力,而新能源车产品的电动化与智能化的社会供应链体系仍在创新阶段,因此传统燃油车的下行不仅是新能源分流,也是自身消费因素影响的结果。
1、K字型走势
K字型的想法源自看到网上的分析:财政部原副部长朱光耀认为,疫情后经济复苏并非是此前预期的V字型反弹,而是出现了独特的K字型复苏走势。
朱光耀分析,K字型复苏有四个突出特点:第一个特点是区域和国别间的K字型差距明显。不同国别和地区的经济复苏K字型分化明显。
第二个K字型是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股票市场的表现分离非常明显。朱光耀分析,首先,危机中数字经济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大型科技公司营业额、利润上涨,导致股票表现突出。同时,尽管服务业受到疫情最大冲击,但绝大多数受冲击的中小企业并非上市公司,没有反映到金融市场上。此外,全球的低利率甚至负利率趋势也是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表现分离的重要原因。
第三个K字型复苏体现在收入分配方面的剪刀差。疫情中,资本向高科技公司一端汇集,但对中低收入人群造成了重大打击。如何稳定经济,保住市场主体,保住居民就业,是所有国家都面临的重大挑战。
2、车市的新能源车与传统车分化走势
今年的数据看,2月新能源车厂商批发渗透率21.8%,较2021年2月9.6%的渗透率提升12个百分点。2月,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38%;豪华车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29.4%;而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3.3%。
世界新冠疫情爆发后,疫情带来的环境变化对有车群体和无车群体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消费分级的背后投射出不同群体抗风险能力,或在后疫情时代影响车市规模变化。
部分有车族群体能很快从疫情的财产损失中恢复过来,保住工作,并使资产升价。大部分有车群体属于中产阶层,其家庭资产丰厚,疫情下的避险心态导致中产家庭的第二辆车的需求强力释放,拉动高端B级电动车的强势增长。从企业的新品计划看,国内新能源头部企业今年投放重点均在中大型标杆车型,有利于夯实中国新能源市场技术积累,为产业持续升级积蓄力量。
3、传统车消费群体购买力下降
无车族群体,比如第三产业就业群体,则在疫情中工作收入损失较大,原本的正常消费升级的购车能力暂时受阻,使传统燃油车的入门级购买需求下降,这也使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入门级车型的销量明显下降,传统车企总体表现下降。
传统车型的市场环境恶化,高油价下一些传统燃油车需求,向新能源车的消费分流,带来传统车走弱,同时也使更多消费群体的购买力下降,以及使用传统燃油车的成本上升的心里压力加大,带来传统车市场购买力下降。
4、促进燃油车消费是有意义的
目前部分消费者购买燃油车仍是低成本的特色,传统燃油车的自主品牌A级车很多在8万元以下,这也是很大的价格优势;但随着使用成本的上升,很多入门级消费者买不起燃油车,而主流电动车的价格更贵,因此购车消费受到抑制。
鼓励普通家庭购买燃油车的意义很大。实际上普通消费者购买燃油车最实惠,因为不是每天都开车,甚至很多人每年仅行驶不足2000公里,燃油成本也就全年1000元,油价与电价的差别微乎其微,使用电动车是不如燃油车实惠的。
目前的自主品牌传统车萎缩,主要原因也是普通消费者购买力出现问题,消费心态不稳,需要鼓励燃油车消费,实现差异化的购车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