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拯救日产?谁来接班内田诚

  • 浏览量:462
  • 作者:
  • 来源:新车网
  • 时间:2020-07-30
 
        被放在火上烤的感觉,相信这半年日产汽车CEO内田诚(Makoto Uchida)感同身受。不过,内田诚毕竟没有“乱世奸雄”曹操的精明,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也许是欲望和野心蒙蔽了他的双眼。
 
 
        囿于日产内部复杂的人事关系以及雷诺-日产-三菱联盟由来已久的利益纠葛,内田诚在CEO这个位置上不过短短半年时间,然而,一切都变了。2020年6月29日的日产汽车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们提出尖锐的质疑和批评,Ariya电动跨界车的发布也无法遮掩内田诚的困窘。
 
        “我会让日产回归正向增长,如果失败了,我也准备辞职。我们将尽最大努力,尽快恢复股东的回报。”去年12月上任时内田诚的信誓旦旦,现在变成了他的噩梦。但内田诚的时间确实不多了。
 
        内外交煎
 
        《遥远的救世主》中,丁元英给想上位的韩楚风出的主意是“以退为进”,换句话说,高明的策略是“反者道之动”,想要什么得先看清楚状况。内田诚一定没看,或者假装没看。
 
        内田诚(Makoto Uchida)为什么不谦让一下呢?让呼声最高的关润先上位不行吗?至少雷诺董事长塞纳德(Jean Dominique Senard)不同意。而且,对于53岁的内田诚来说,这是职业生涯中最后一次机会了,也必须搏一把吧。而关润很给干脆地甩手走人了。半年之后,又有三位高管追随关润而去了电产,其中包括在中国就跟着内田诚的泉田金太郎。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没有人帮衬的领导者,注定孤独。何况,除了站队站到了雷诺一方就够被排挤的,内田诚的威望、能力等等,无法与前CEO西川广人相比,更遑论那位上演了“惊天大逃亡”的卡洛斯·戈恩,联盟的前董事长。
 
        接棒半年,焦头烂额。股东们在大会上表达一系列不满,从薪酬、中期计划到具体业务,以及与雷诺集团的关系,再到前董事长卡洛斯·戈恩的影响。有人很怀念戈恩,一部分股东含蓄地表达了对戈恩的同情,或者说至少对其管理风格的认同,其中一位股东明确表示,日产汽车对戈恩丑闻的处理方式不当。
 
        日产现在的股价,跌到了与其在2008年底和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时同样的7美元左右,要知道,从那个危机时刻开始到戈恩被捕前,日产的股价始终稳定在20美元左右的。而从内田诚接手日产,半年之内自由落体式的股价,也让股东们希望的肥皂泡被戳破了无数次。
 
        当初戈恩推动日产与雷诺全面合并的计划,让日产无法接受。日产首席执行官办公室负责人纳达,在日产高管们的策反下推动了日产“定点清除”戈恩的行动。但是,日产到目前为止,都没有达成自己的目的——更改股权,虽然雷诺-日产全面合并计划被搁置的目的达到了。
 
 
        而今,就像一位股东说的,日产汽车深陷销售和利润下滑的困境,复苏速度太慢,新管理层四分五裂,优柔寡断,缺乏斗志。日产为什么在戈恩束手之后,还是会如此迅速地下跌到如今的困境?为什么换了领导人反而显得更加动荡?这背后实在令人深思。
 
        压不服的日产,正在崩塌?
 
        就像我们这次的封面故事《中国拯救日产》主题所揭示的,日产最初因戈恩的拯救而重新焕发了生机,但是戈恩的独裁和强势也埋下了祸根。
 
        实际上,在结盟十年后,日产的实力已经甩开雷诺一大截,倘若不是戈恩这种铁腕强力人物压制了双方在“势”上的不平衡,联盟早已分崩离析。但是,日产废掉戈恩的做法,也反噬了自己。内田诚的上台,面对着他自己无法解决的困境。
 
        雷诺在2002年还能压日产一头,但是到了2018年,雷诺和日产销量分别为3,884,295辆(+3.2%)和5,653,683辆(-2.8%),日产的体量已经是雷诺的1.5倍,再要日产听话和做奉献,已经是强人所难了。这个时候,日产启动对于戈恩的行动,不甘于下的动机是可以理解的。
 
 
        长期以来,“重建联盟主协议(RAMA)”都是日产与雷诺之间摩擦的一个主要来源。雷诺可以行使其持有日产股份的全部投票权,但日产却只持有雷诺没有投票权的15%股份,为联盟作出重要销量贡献,却“人微言轻”,这让日产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
 
        去年6月,在雷诺欲与FCA达成合并协议时,两名日产在雷诺董事会的代表拒绝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雷诺和FCA的合并谈判终止,当时《华尔街日报》捅出这个消息,引发很大的波澜。日产强势的作风苗头已经显露。
 
        然而,日产汽车的股息对雷诺集团非常重要——双方联盟20年,且雷诺集团持有日产汽车43.4%的股份(法国政府持有雷诺15%股份)。在全球汽车需求下滑的大环境下,雷诺集团也在削减成本和股息。雷诺不可能放手日产,丢掉宝贵的现金流的来源。
 
        2020年1月30日,雷诺-日产-三菱联盟运营委员会AOB(Alliance Operating Board)公布了“划分与征服”战略,旨在强化联盟成员的分工合作,提升协同效应。在这条明线的背后,两三天前刚刚有传闻,日产提议雷诺减持股份,拯救双方失衡的联盟合作关系。
 
 
        而时间到了5月底的中期战略发布会现场,上台半年的内田诚的不自信显露出来。在公布了日产2020财年的业绩数据后,内田诚强调“新计划的主要重点不是重组”而是“建立一个面向未来的持续增长的财务基础,保证未来增长,以及继续投资(产品和技术)的开发”。
 
        知情人士分析称,内田诚的相关言论已显示出他在最为关键的时刻缺乏紧迫感。实际上,还是手段和实力不够。因为,据悉这个中期战略计划的提出者,并不是内田诚,而是现任COO阿什瓦尼·古普塔(Ashwani Gupta)。面对一位更加有威胁有实力的副手,内田诚似乎没有太多办法。
 
        多年来日产汽车为争夺市场份额而过度支出,现在不得已削减成本和规模,日产汽车计划将产品线削减约五分之一,同时削减产能,关闭西班牙和印度尼西亚的工厂,包括墨西哥在内的工厂正在裁员。日产汽车还重新确立年销量目标,拟从原来每年800万辆减少至500万辆。
 
        但是,裁员总是得罪人的事情,对于内田诚而言,“锅”从天降,也是势所必然。
 
        一个月后的年度大会上,股东们的不满各种各样,比如,为什么日产汽车下调高管薪酬,取消向投资者发放年终股息,但董事会却没有削减外部独立董事的薪酬?股东们还认为,“戈恩被捕是检方和日本经济产业省之间的阴谋”这一外界舆论一直未能得到改变,也是管理团队的无能,“这是一种托辞,可是公众认为这是一种令人信服的托辞。”
 
 
        今年2月,就有日本媒体最先爆料,说履新的内田诚实际上还处于内部试用期,他仅有几个月的时间来证明,自己能否让风雨中的日产重回赛道。而日产董事会也将根据内田诚在削减成本、利润重建以及修复联盟关系等多维度的考量,来决定未来是否真正让其“转正”。不管传言是否真的,内田诚的境况都可谓是在走钢丝。
 
        内田诚的无奈
 
        内田诚很无奈,给他的时间太少了。从去年10月8日被任命为日产汽车CEO,12月初上任至今不过半年,但是火烧眉毛的事太多。
 
        而内田诚的管理经验来自于采购部门和在中国的一年经历,说有点偏科并不为过。对于如何管理一家复杂的国际化汽车公司,还是勉为其难了。虽然在联盟内部充满不确定性和紧张的时期,因为多元文化的经历,让“日本面孔的外国人”内田诚得以成为日产提名委员会选择的新CEO。
 
 
        毕业于同志社大学神学学院的内田诚热爱汽车和日产,他是2003年加入日产汽车公司的,而在Nissho Iwai(现为双日)工作时,买了第一辆汽车Z32 FairladyZ,并激动而言:“日产汽车非常令人兴奋。”
 
        内田诚2006年任日产汽车公司经理,2014年任日产汽车公司项目总监,2018年任日产汽车公司高级副总裁兼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总裁。但是,内田诚毕竟不是汽车专业毕业,不是技术派,在主流的掌门人群体中就显得很弱。不信,丰田章男、皮耶希、迪斯、戈恩、唐唯实、玛丽·博拉,哪个不是技术出身?
 
        内田诚在中国时期的另一位同事何塞·穆诺兹,对他的评语是,他在日产汽车和雷诺-日产-三菱联盟的采购部门工作多年,深谙财务管理。他精通成本控制,并在采购方面步步高升,以永不松懈的职业道德和对成本的严格控制而为人熟知。
 
        我们看到一位律己甚严的职业经理人,但不是一位领袖。而日产需要的是独裁和领袖,不是兢兢业业的老黄牛。内田诚虽然很努力,但是不当其位。
 
 
        内田诚的目标是,在下个财政年度的下半叶,也就是2021年10月~2022年3月期间,实现正现金流。内田诚坚持认为,5月发布的日产汽车新中期计划,规划在4年内实现复苏。计划将运营利润率恢复到5%,并将全球销量提高约9%至538万辆,从而占据6%的全球市场份额。
 
        “作为预测,我们向你们展示的是可行、可实现的水平,也是我们客观上能够达到的水平。我们的业绩正在向好,但这需要时间。”内田诚说道。但是,给不给他实现扭亏为盈的时间,恐怕很难说。日产汽车11年来首次年度亏损的“锅”,至少内田诚和西川广人背定了。
 
        内田诚在6月10日的一次线上采访中表达了对戈恩政策影响的反省,“在中期业务计划‘Power 88’(2011-2016年)(由戈恩先生领导)中,我们追求太多的市场份额,销量和利润。平衡很重要,但特别是销量被用作较大的KPI指标,这以各种方式导致了公司的失真。我们在制定预算时非常重视销量,并使用了大量的销售激励措施来实现目标。这对日产品牌产生了负面影响,尤其是在北美。”
 
        但投资者的批评焦点在于对处理卡洛斯·戈恩(Carlos Ghosn)丑闻方式及董事会成员薪酬等问题,根本不Care他的这一套,这就很尴尬了。
 
        谁能接班?
 
        日产在经历戈恩长达20年的独裁领导后,像突然失去了主心骨。作为一种过渡和平衡,去年雷诺董事长塞纳德尝试组建一个包括内田诚和阿什瓦尼·古普塔在内的“三巨头”管理团队。但这种做法很快被打脸,关润以离职做了无声的抗议。
 
 
        那么,需要什么样的领导人来带领日产走出困境呢?我们可以感受到,内田诚面临能力和魄力均不足的困境,而且不管干得好还是不好,都可能被下课。
 
        “你现在需要的是自上而下的强有力的领导,你不应该把时间耗费在民主讨论上,我们需要独裁。相形之下,戈恩来到日产汽车五六年后,他就真正实现了(复苏)。这正是目前日产汽车所缺少的。”这位股东对内田诚直言。
 
        已经有风声传出来,说古普塔会接替内田诚。近日,路透社等外媒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古普塔在日产的支持势力正向董事会施压,要求提拔古普塔担任公司的联合首席执行官,以推动新中期战略的实施。
 
        很明显,虽然职务比内田诚低半级,但在内部古普塔与内田诚平起平坐甚至其支持者要求其上位一事,并不是空穴来风。虽然官方声明说,流传的猜测是毫无根据的,并具有误导性。但早在关润离职且“三巨头”体制瓦解的第二周,就有多家日媒爆出内田诚与古普塔“关系不和”。
 
 
        到目前为止,12名成员组成的日产董事会尚未有替换内田诚CEO职务的举动,亦没有让古普塔上位的决定,但在这场关乎联盟利益的权力斗争背后,日产高层持续的紧张关系显而易见。有雷诺参与的日产,内部的权力斗争一直很复杂。
 
        据悉,是古普塔牵头制定了扭亏计划,并推出“领导者-跟随者”概念。而这一概念背后的逻辑,最早可追溯到古普塔领导雷诺轻型商用车部门时开创的商业模式,即日产利用雷诺的技术制造面包车,而日产则向雷诺提供更有优势的皮卡技术。
 
        而在制定日产中期战略的关键阶段,古普塔与雷诺董事长塞纳德一直关系紧密,为了达成联盟分工协议的最终约定,他们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而这一层特殊的关系,极有可能让塞纳德愿意支持古普塔为日产一把手,或是在核心业务和决策方面将内田诚架空。
 
        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如若古普塔上位,对雷诺-日产联盟的关系将产生积极影响。古普塔的支持者们越来越大胆,正在积极造势,这也表明日产的员工对内田诚扭转颓局的能力已越来越怀疑,加上于股东们不断提出质疑和批评,戈恩丑闻后上台的内田诚,如何恢复外界对日产汽车的信任,如何重振在美国和提升在中国的销售,变得困难重重。
 
 
        此外,通常的做法,接替CEO职位的,不是COO就是CFO。接替的人需要强而有力,而且雷诺和日产双方都能接受,难度系数还是蛮高的。而现任CFO马智钦(Stephen Ma)曾经是内田诚的部下,1996年开始担任日产汽车北美公司的会计分析师,并从服务日产近40年的老将轻部博(Hiroshi Karube)手中接任CFO。不过,他上升的速度虽然非常快,考虑到日系的等级制度,马智钦上位的可能性不大。
 
        内田诚面对的困局在于,日产需要理顺这些关系,摆脱雷诺过分强硬的控制,但这都不是内田诚短时间内能够解决的。日产内部对于站错队的内田诚,自然不会青睐有加。一个适合执行当“老二”的人,在一个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被放在了万众瞩目、做决策的位置,也是联盟的悲哀。
 

发表留言

姓名:
手机号:
还可输入 200 个字符
立即提交

今日热点

新车号

新车网评

最权威的新能源汽车观点

百姓评车

最接地气的汽车新媒体

直播车市

车市动态,尽在掌握。

极品游记

自驾路书,旅游资讯

视频

新车讲解

最新的新车资讯

对比视频

最权威汽车对比视频

试驾视频

真诚试驾

汽车故事

那些车儿,那些事儿

企业QQ
3261959633
企业电话
18501967650
微信公众号

新车网评

企业微信

新车网微信

返回顶部